“我目前更多在想著照顧孩子、攢錢買房,沒有太多的余錢想自己的養老。”“社保只是基礎,我現在也不能確保以后一定能掙到多少錢,對以后老年的生活質量會有所擔心。”對于養老,32歲的外賣小哥李明明和30歲的創業者曹義東表達出了相似的擔憂。
隨著新經濟、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我國靈活就業人群數量持續增長,截至到2021年底,自由職業者、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這些收入并不穩定、大多游離在社保體系之外的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養老?極具靈活性、低門檻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應運而生。
5月13日,太平養老的“福享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正式面世,這也是銀保監會3月起實施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參與主體雙擴容后的首款獲批產品。在浙江省和重慶市試點了一年后,這一產品試點被擴展至全國,太平養老等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也被納入到參與主體之中。
在此次擴容試點過程中,太平養老高度重視,細致籌備,積極推進,率先獲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批復,以專業能力贏得先發優勢。事實上,作為中國首批獲得國家資格認定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近年來無論是參與第二支柱的年金業務還是第三支柱的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產品,抑或是設立大灣區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計劃等等,太平養老正在多點發力,助力將我國的養老保障網編織得更為細密。
先聲奪人,推出試點擴容后首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
“這份保險好像蠻劃算的。”曹義東雖然還沒購買專屬養老保險產品,但是看過介紹后,他已經被“種草”了。
和普通的養老保險產品不同,專屬產品更加突出了靈活性、長期性和自主性。
根據太平養老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積累期,專屬產品的繳費方式和繳費金額的十分靈活,可以選擇一次性投入、定期投入、不定期追加等方式,繳費門檻低,并采用了賬戶式管理,消費者交納保費在扣除初始費用后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在達到規定領取年齡領取時,繳費賬戶連本帶利轉化為領取的養老金,按本人期望選擇養老金領取和期限方式來計計發,領取時間有不少于10年的定期領取和終身領取。
同時,該產品增值方式可以根據投保人的不同人生階段和風險喜好,提供不同投資風格和保底收益的雙投資組合賬戶選擇,在積累期采取“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且在領取期之前可以提供不同投資賬戶之間的轉換。比如此次太平養老的產品就包括一個投資風險屬性偏低、收益穩健型的投資賬戶,此類投資賬戶適合對風險厭惡、年齡臨近領取年齡的投保人群選擇。
截至2022年1月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首批試點累計參與投保人數達到5萬人,累計保費4億元,其中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投保近1萬人。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名字中含有“專屬”兩字,但它適合包括靈活就業人員在內的所有人群,從首批試點效果來看,其投保人群多樣,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等特點可以為所有投保人的養老保障添磚加瓦。
“我覺得可以考慮,一方面這個產品門檻比較低,而最讓我心動的就是它的靈活性。如果有一段時間我的收入比較低,可以隨時調整交費金額,不像普通保險那些每年一定要交那么多錢。同時,可以有一些投資的收益,可以更好地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李明明說。
而曹義東作為創業者除了考慮自身的養老問題,也計劃未來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員工福利的一個部分。“隨著自己的小公司以后逐漸壯大,除了五險一金,在企業能夠承受范圍之內,也希望給員工購買一些補充的養老保險?,F在很多大型企業有的企業年金對我們這種規模的公司來說還是有點奢侈了,而一份成本較低、繳費方便的商業養老險,倒是可以考慮。”
盡管企業年金對小微企業主來說顯得有些“高不可攀”,但此次管理企業年金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加入試點隊伍,其在企業年金等養老業務運營及投資上的豐富經驗可以讓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享受到同樣高質量的服務。而“福享金生”作為二批試點機構中首款獲批產品,宣告了太平養老的先發優勢,也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參與試點提供了樣板。
上述太平養老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太平養老將會把公司全方位的優質運營服務體系以及績優投資人才等優質資產配備到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整體運作上,為客戶提供投前、投中、投后全面一致性良好感受度。同時也在探索通過配套養老配套服務、照護服務、健康管理等,以康養結合的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養老及健康服務支持體系,讓客戶在享受到養老保障的同時感受到太平養老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多點發力,織密養老保障網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試點是我國發展第三支柱的一個有益探索。事實上,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快,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產品的發展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而近期備受期待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則預示著第三支柱的發展即將邁入新的階段,這也無疑會是養老保險公司的重要戰場。根據國泰君安測算,每年或將有超過千億元的資管行業增量規模。
而在個人養老金制度下,養老金融也將進入“大資管”時代,以養老保險公司為代表的保險業將和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同臺競技,保險業有何競爭優勢?
太平養老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11家養老保險公司中多數均擁有年金管理資格,在第二支柱的多年深耕中積累了豐富的養老金管理經驗;其次,養老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支柱中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主要參與方,在銷售、產品、系統支持上,均積累了較多經驗;另外,從第三支柱下一步發展趨勢看,其個人賬戶存在與第二支柱聯通的可能性。而養老保險公司基于在企業年金領域的管理經驗和客戶基礎,可以在產品研發、系統建設、客戶服務方面形成獨特優勢。同時,由于養老保險公司均隸屬于國內大型綜合保險集團,能夠借助集團綜合經營優勢,在為第三支柱參與客戶提供專業化養老金融服務基礎上,進一步提供健康保障、長期照護、養老社區、健康管理等一攬子服務,充分滿足客戶多樣化養老需求。
可以說,養老保險公司在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過去的成績也可圈可點。以太平養老為例,無論是商業養老年金保險、稅延養老險、長護險和近期正在積極準備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其長期以來都在“準備的路上”和“服務的路上”,多點發力,跟隨國家民生保障的要求不斷前進。
對于老年人來說,除了養老儲蓄需求,意外風險保障和護理需求也是兩大現實需求痛點,基于對于老年群體痛點的深刻洞察,太平養老近年在老年意外險和長護險方面也亮點頻頻,力求全方位守護銀發群體。
在長護險方面,太平養老憑借具有標桿式意義的“南通模式”,也已成為行業內的典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其獲得經辦服務資質的長期護理保險項目已達33個,涉及11個省份,覆蓋人口約2500多萬人,協議籌資金額超過40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在老年意外險方面,2021年,太平養老全深度參與蘇州市民政部門推出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意外險項目——“惠老保險”,真正從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出發,切實有效地提高了老年群體抵御意外傷害風險的能力,緩解了因意外傷害事故給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提供養老產品之外,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讓老年人不被科技所縛,流暢獲得優質保險服務,是太平養老近年來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據了解,跟隨中國太平集團構建的“一線、一網、一廳、一節、一圈”五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太平養老在每一個服務觸點上都制定了適老化的服務要求,對老年客戶投保、理賠、保全等服務流程進行優化和改造,全面提升了老年群體的服務便利。
而隨著國家大灣區發展戰略的推進,作為總部在中國香港的太平集團旗下專業子公司,太平養老也將在大灣區養老金融業務上發力。據了解,由太平養老設立的大灣區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已正式啟航,它將負責落實集團、公司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及工作部署,區域內養老金融業務及服務的協調和創新工作以及養老金融業務的產品、營銷、運營、服務等工作。在太平養老的計劃中,到2024年,大灣區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將成為太平區域服務品牌及業務創新的重要載體,助力太平養老的發展邁上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