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電影來襲,原本應該是動畫片上映旺季的暑期檔卻并沒有給《沖出地球》帶來高票房。受疫情影響,整體電影市場都有所下滑,但依然有《人生大事》、《神探大戰》等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佳作。相比之下,動畫片《沖出地球》的成績堪憂,上映9天,截至7月24日中午11點半,貓眼平臺顯示票房為867.2萬元,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基本都是數億元或數千萬元的票房收益,低于1000萬元的少之又少。
最扎心的還不止于此,《沖出地球》的導演胡一泊去電影院互動,結果進了幾家電影院后發現,很多場次基本沒有觀眾,其中有一場,原本是有一名觀眾的,可是在電影結束后導演趕到現場時,觀眾已經離場,結果場內空無一人;還有一場互動終于有觀眾在現場了,但僅有4人。
面對這樣的情景,導演胡一泊再也忍不住了,在結束一天的路演后,這個男人面對鏡頭哽咽了,他在街頭道歉,因為他覺得自己愧對1000人團隊6年的心血付出,要知道在過往的6年里面,他的團隊繪制了12萬份手稿,可如今大家卻看到這樣的慘淡成績。
本土動畫片為何會如此?此前也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叫好又叫座的本土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甚至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排到了第四位,僅次于《長津湖》、《戰狼2》和《你好,李煥英》,在本土動畫片領域可謂排名第一。
那么這次的《沖出地球》為何如此慘淡?根據筆者觀察,其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之后,鮮少有出圈的本土動畫片,因為動畫片本身的受眾比真人電影少,如果要擴大觀眾面,首先要讓內容過硬,尤其是要適合成年人的一些價值觀,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似在講述一個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其實是在給成年人激勵,當年電影中的經典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鼓舞了多少壓力巨大的上班族。所以一部動畫片必須內容為王,或至少有經典IP做基礎,《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其實都依托膾炙人口的神話人物IP。相對而言,《沖出地球》在內容上并未得到一致好評,有些觀眾反饋不錯,有些觀眾則認為并不好看,可見內容基礎不穩定。
除了內容,制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歐美大片之所以吸引人,其服化道和特效起了很大作用,但不少本土動畫片的制作依然相對粗糙,比如一些本土動畫片的動物毛發是一片一片上色,顯得很呆板;而一些國際級水準的動畫大片則是一根一根毛發效果制作,非常生動但費時費錢?!稕_出地球》的制作不能說太差,但比起一些國際級的作品,依然顯得稚嫩了。
而且在本土動畫片的制作模式和流程來看,缺乏電影工業化流程,好萊塢的很多電影之所以可以達到基本水平線之上,是因為他們有一套成熟的工業化流程,而本土動畫片缺乏這種模式,很多時候都是“作坊式”運作,讓整個制作過程冗長且充滿不確定性。
當然,還有宣發?!稕_出地球》很顯然已經沒有什么經費進行宣傳,觀眾幾乎很難在線上或線下看到有關這部電影的宣傳物料,最后讓這部電影被大家知曉的居然是導演在街頭道歉和哽咽的視頻,這多少有些諷刺和令人心酸。
而以上所說的內容制作、宣傳營銷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很明顯《沖出地球》和不少的本土動畫片背后并沒有太多的資金支持,加上“作坊式”行業運作,更讓作品難以出圈。而一系列的循環更讓很多本土動畫片發展艱難,不少專業人才因收入太低而轉行。
同時,疫情也給整體電影行業帶來了影響,為了防疫安全,電影院的上座率是控制的,這就已經減少了票房,再加上在宣發方面毫無優勢,《沖出地球》的排片更是少得可憐,筆者查詢了一些訂票平臺后發現,很多電影院并不上映該片,即便是上映該片的電影院大部分都每天只排1~2場,這就更讓《沖出地球》雪上加霜。
也正是由于上述問題,也導致本土動畫片基本都缺乏衍生品收益,而這一塊業務恰恰是歐美大制作動畫片的巨大收益來源。但是要做好衍生品就必須在制作內容的初期就將衍生品思維加入設計,還要在中期和后期將整體產業鏈打通,從開模具到授權、銷售等整體運作,這是一個浩大、繁瑣且專業的流程,即便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的本土動畫作品,也缺乏配套衍生品產業鏈,更不用說《沖出地球》了。
筆者認為,本土動畫片在這幾年整體是有進步的,還出了幾部優質作品,實屬不易,但要成批出圈,還需要更多的資金、專業團隊、工業化流程、大量宣發和商業化支持等,這需要整體產業鏈一起來運作,更需要專業人士有耐心,長期投入,潛心制作來靜待花開。
荔灣區已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進行全面深入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依紀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同時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堅決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第一財經記者回訪數位影視從業者了解到,相比5月中旬首次接受采訪時的焦慮和無奈,大部分影視從業者都在6月逐漸恢復線下辦公,重新找回了工作節奏。
王一淳總結稱:“我沒拿到一分編劇費、導演費、承制費,還倒找了他們100多萬,現在他們還要為22萬強制拍賣個人的房產?!?/p>
第一財經
APP
第一財經
日報微博
第一財經
微信服務號
第一財經
微信訂閱號
第一財經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