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歷史罕見的高溫天氣,電力負荷創出新高,圍繞能源供應是否安全穩定的討論逐漸增多。
7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何洋表示,近年來,電力負荷呈高速快速增長的趨勢,電力負荷增長增速遠高于電量增長,每天的電力峰谷差日益加大。盡管如此,目前全國的電力供需總體平穩有序。
“在這種夏季高峰用電的時候,采取適當的錯避峰措施是必要的,但是我們會堅決守住不拉閘的底線,堅決確保民生用電。”何洋稱。
作為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煤電在全國總發電量的占比長期穩定在60%左右。
何洋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已經重點做了幾項煤炭保障工作,包括壓實煤炭增產保供責任,與各產煤省區簽訂了煤炭安全保供責任書,明確煤炭生產任務;穩定煤炭保供政策,明確將去冬今春煤炭保供政策統一延續到2023年3月,充分釋放先進產能;堅持全國煤炭產量調度,對產煤省區產量和運行情況做到每日調度;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督促中長期合同能夠切實履約,保障發電用煤正常供應等。
何洋透露,今年以來,已經核準了煤礦項目先進產能3770萬噸/年,調整建設規模增加產能900萬噸/年,并推動試生產產能6000萬噸/年。
針對部分地區采取有序用電等措施,何洋表示,這種電力需求側響應是全球通用的一個電力負荷管理手段,主要是通過電力需求側響應,利用市場化方式引導電力用戶主動錯峰、避峰,同時還能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這個方式可以有效達到減少尖峰負荷的目的,這樣也會促進全社會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優。
“因為用電尖峰有的時候一年只有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如果要配機組,就等于一年它只發揮幾個小時的作用,所以通過一些需求側響應給它降下來,降下來以后對整個電力行業的發展會有更好的作用。”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進一步解釋稱。
展望下半年能源形勢,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隨著穩增長各項措施的落地見效,預計我國下半年的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增長速度和上半年比會有所加快。
李福龍稱,進入冬季取暖期以后,電力、煤炭、天然氣的需求還會進一步增加?,F在穩妥度過夏季高峰,到了11月份以后,還要再緊接著迎接冬高峰,能源行業已經提前制定和實施相關的保障預案,確保下半年的能源供應穩定。
就能源發展長期格局而言,章建華表示,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在保證能源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我國能源發展的趨勢是,化石能源消費總量要逐步減少,風電、光伏為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新增供應量中占較大的比重。
章建華提出,下一步將重點把握三項工作:
一是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今后,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能源需求總量還將持續增長,所以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構建新型的電力系統,統籌好非化石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與化石能源之間的互補和優化組合。能源消費總量中越來越多要來自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可靠供應方面,化石能源要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
二是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實現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減少的同時,要保持能源安全供應能力不下降??稍偕茉闯杀究焖傧陆档耐瑫r,其綠色價值還要得到充分體現,有效發揮不同品種能源的保障作用,促使其更大范圍內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耗能產業向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域聚集,引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三是加強能源法治建設。繼續將法治政府的建設擺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健全能源領域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進能源法的立法,電力法、煤炭法和石油儲備條例等的制修訂。通過系統的立法、執法、普法和監督工作,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把能源領域的各項管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的軌道,為建設能源強國構建堅實的法治保障。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國務院7月公布的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顯示,能源法草案首次被納入16件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業界認為,這將促進我國能源領域進一步規范立法,完善權責配置,具有一定的標志性突破意義。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以新型能源系統為目標的能源強國,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任務。
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進一步完善,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況下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截至發稿,金山股份、銀星能源、太陽能漲停,上海電力漲超7%。
對于足額簽訂電力中長期合同的煤電企業,各地應優先協調給予煤炭和運力保障,支撐電力中長期合同足額履約。
截至發稿,贛能股份漲超9%,湖南發展、樂山電力、閩東電力等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