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7日,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兩處發生泄漏,都位于丹麥博恩霍爾姆島東北部,一處位于丹麥境內,另一處在瑞典境內。此前一天,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也發生泄漏,泄漏點也位于博恩霍爾姆島附近。
管道泄漏處的氣泡上升到波羅的海表面,丹麥軍方公布的視頻顯示,管道泄漏處附近,天然氣不斷噴涌而出,在海面上形成直徑超過1公里的白色“氣泡圈”。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節節攀升,西方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俄方的反制引發了俄歐之間不斷升級的能源戰,而北溪管道原本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向歐洲的重要渠道。
管道突然損壞引起了外界的多種猜測。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認為,管道泄漏或是人為破壞,而非意外造成;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則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這是一起蓄意破壞事件。
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嚴重泄漏 歐盟多國稱是“蓄意破壞”。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雖然歐洲國家聲稱將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他認為事態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歐洲國家最終將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歐洲國家高度依賴俄能源供應,因推動對俄能源“脫鉤”而遭遇更嚴重能源危機,美國能源企業卻借機向歐洲大量出售高價油氣,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2022年期間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這不能確保2023年能源供給充足。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說,德國天然氣消費者2023年仍要“忍受”高氣價。